配音时重音的作用

  • 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
  • 分类:配音资讯
  • 浏览次数:47
  • 发布时间:2023-08-02 17:31:01

有声语言的语流,为明确突出地表达特定的语句目的和具体的情感色彩而着意强调的词或词组,即重音。重读在具体语句的语言环境中,是语句目的所决定的,它准确地反映语句中的主次关系,意思是简单句中只有重音和非重音的区别,复杂句中有主要重音、次重音和非重音。例如:“缓”与“细”,都是教育方法的斟酌,目的还是为了自立。本例中,“缓”、“细”都是次要重音,“自重”是主要的重音,其余都是非重音。

重读的功能,首先,能明确话语的主次关系,保证语言传播的准确性、清晰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会注意到重音的作用,而且在交际中,每个人都很少因为重音不准而引起误解,甚至牙牙学语的孩子也可以“言简意赅”地直奔“主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语言是人类作为高等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人们发出的有声语言与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着高度的协调配合,根本用不着考虑重音或停连的安排,不管是“言为心声”还是“言不由衷”的安排,语言交际双方都能心领神会,根本用不着考虑语言了。然而,在将语言的文字形式转化成声音形式时,有时只能出现从字形到字音的表层反应,思维的浅表活动代替了深层的活动,从而导致有声语言与思维分离的情况。

因为缺少对对话语句、句群、语段、语篇的整体理解,重音、停顿都可能出现不该有的漂移,从而使交流产生障碍或误解。这种情况在日常的公事朗读中,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中都可能出现,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脱节更为后者。一些人的话流听起来很高很低,不值一提。但“入耳、入脑、入心”,从重音角度分析,是因为无目的的重音多、习惯性重音多,造成有声语言的“格式化”,只有表层反应而语言深层信息模糊的“固定腔调”。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理论上每种完整的语句,无论长短都有语句重音,但是,从有声语言传递与接收的实际情况来看,语流中重音过多,同样会影响语意的清晰。「多中心等于无中心」,其结果必然割断语言联系,模糊语言的主次关系,听起来反而是无中生有。所以,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传播中,要让重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调重点、明确语句目的,一要准确,二要“少而精”。

重音的使用可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不仅要准确定位,还要从声音的形式上加以体现,使人在听觉上可以鲜明地感受到、领悟到语言发出者的情感态度,这样就可以说,将语句的目的准确、清晰、完整地传达出来。在广播和电视语言传播中,有时重音位置没有错误,但出于重音强调手法单一,几乎只会提高音调加重音势“干砸”,听来生硬、突兀,没有感染人的力量,甚至会有一种令人反感的“说教味”,因此受众不爱听。我们认为,重音不仅涉及清楚的语意,而且对语言的生动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音的恰当而丰富的重音表现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派克配音 全球好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75,960,387 分钟
  • 品质保证
    10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全语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正规备案
    工信部备案 正规公司平台运作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周一至周日09:00~23:00

免责声明: 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currtime}}
/
{{duration}}